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体系建设与协同创新暨第五届北京儿童康复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图为  学术交流活动会场
2025年1月12日,为深入贯彻中国残联等七部门印发的《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和中国残联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精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生长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体系建设与协同创新暨第五届北京儿童康复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会,汇聚行业智慧,交流探讨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进展,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创新发展。会议还得到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来自临床医学、康复教育、特殊教育、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康复工作者200余人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郭韶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跃进,华夏出版社社长陈振宇,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三博脑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阳,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特聘顾问许晓鸣,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主任委员何作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焦英超等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图为  曹跃进秘书长在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钹教授受邀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他在讲话中强调了“康复+AI”和知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康复训练大模型不能仅依赖数据,还须基于深厚的专业知识体系支撑。

图为  张钹院士在讲话
在学术交流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贾美香作主旨发言,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杨凤美、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马有若、北京方元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周昊、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张淮、北京玲珑星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硕等专家学者,围绕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及协同创新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等议题,结合自身在临床诊断、康复实践中的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包括《MDT指导下的精准康复案例分享》《精准教学技术及应用》《医教结合,构建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体系》《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的多元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系统介绍》等。

图为  专家在作学术报告

图为  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学术交流活动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儿童康复科前主任吴卫红教授和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杨斌主任主持,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特聘顾问许晓鸣做会议总结。

图为  专家在主持会议
举办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我国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服务的最新进展,也充分体现了科技赋能在引领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注:上述文章内容来自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干预经验,可点击关注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孤独症儿童精准康复体系建设与协同创新暨第五届北京儿童康复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